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

MBA維修記-4

  所謂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

  Macbook Air 用的是星型螺絲,分別是五角的P5和六角的T5,因為是下班路過台糖Nova進去找的,令人意外的是P5螺絲起子很不好找,唯一找到的組合包要價700多,並不打算當專業維修,因此放棄去找別的解決方案。

  在網路上找了之後,發現淘寶上的價格,和台灣售價相距不遠,但是相對以價格來看,兩者品質應該差不了多少,在Y拍找到兩根螺絲起子,含郵局運費總共是127元新台幣。

  當然,動手前要先找好資料,網路上有個ifixit網站,網站內容包含了很多拆機的資料(這個網站主要是賣維修耗材),裡面有列出詳細的方法,

  SSD替換的維修難度黃色兩格(最難三格)。要感謝陳董借他的機器給我測試,實際上拆了我的機器,再拆了陳董的機器換到我的機器上,大約用了10分鐘。

  最重要的重點是,要先拔掉電源,以免機器燒掉。
  最重要的重點是,要先拔掉電源,以免機器燒掉。
  最重要的重點是,要先拔掉電源,以免機器燒掉。

  因為拔掉電池再裝上去,所以第一次開機會比較慢反應。

  就這樣。

  回想到第一次的報價15000…真的覺得…好吧…可能是維修的材料比較貴。

  既然已經確定了是甚麼問題,就自己找料件來換拉,淘寶上號稱原廠SSD256G,報價合台幣大約8000,店家保固三個月,這是PCIE SSD的報價,舊版的價格低更多,如果舊版的不介意,也可以使用創見的SSD240G,pchome報價6480。

  雖說淘寶上的銷量大,應該不會出甚麼亂子,但是看到只有三個月,就很不想冒這個風險,畢竟 SSD是消耗品,價格差不多的話,保固能夠越長越好,最後決定使用OWC的480G SSD,價格和淘寶上號稱的原廠價格拆機或差不多。

  經過四天,星期一晚上下定,星期五就到手了(其實星期四下午就到台中了),晚上下班就開始動工了。換上去之後就好了。

  實際花費SSD480G,11586,營業稅546,螺絲起子,127,總共12259。(很有趣,營業稅是用清關當日匯率,而且竟然含運費一起算,DHL先幫我代付。)

  買的時候太衝動了,應該買240G就好,如果是240G大約再扣掉3200左右。

  背蓋,都是五角,中間上面兩顆比較長,其他一樣長。

  左邊是電源,中間是SSD。

  先拔電源,很重要,一定要先做。


  SSD是六角螺絲

  拔的時候盡量貼平,不要抬高超過3公分以免弄壞SSD和插槽


  裝好之後用Option-P從網路安裝作業系統



MBA維修記-3


  因為維修店老闆的表現,所以對於他的診斷也實在是不太放心,拿回機器後,一直想說要怎麼測試機器的問題到底是甚麼,但是跟mac真的是不熟,還真的是不知道怎麼下手去檢查機器。這時候只能破罐子破摔了,自己亂搞了。

  還是老樣子,開機之後揚聲器叫了一聲,然後就又是黑畫面,實在是不死心,之前使用wintel系統的電腦,只要主機板、CPU、RAM沒問題,至少會有開機畫面,這個狀況實在是非常的不合理。

  於是,請教谷哥大神:「mac 開機選項」
  谷哥大神說:「Mac 的開機組合鍵」

  就是他了,進去之後洋洋灑灑列了一大堆的開機選項,測試了好幾個之後,還是一片黑,開機之後蜂鳴器叫了一聲就沒有反應,實在是很灰心,就把螢幕闔上丟著旁邊去做別的事。大約十分鐘之後,突然想到沒關機又把螢幕打開,這時...神奇的事情發生了。


  竟然出現網際網路的圖示…
  竟然出現網際網路的圖示…
  竟然出現網際網路的圖示…

  感動的哩

  原來,我最後一個下的指令是Command-Option-R透過 Internet,從「OS X 回復」啟動,立馬開始操作就看到安裝程式,查了一下安裝程式的參數後,發現硬碟不見了,維修店老闆果然還是有點靠譜,我放入隨身碟,想要把OS裝在隨身碟上,但是實在是有夠慢,只好放棄。
  
  這也讓我想到我的第一顆富士20G硬碟,通常HDD硬碟壞軌的時候,機器反應會很慢,不知道在慢幾點的,慢到想要打人,沒想到SSD壞掉的症狀也是一樣,機器反應會很慢,之前就是沒有等他,才一直覺得怎麼都是黑畫面,沒辦法處理。

  老闆說硬碟有問題是有可能的,那麼一定有檢測方式,還是只能拜託谷哥大神提醒了。

  我告訴谷哥大神說:「apple 檢測」
  谷哥大神說:「使用Apple Hardware Test - Apple 支援」

  是的,原來就這麼簡單,進去檢測吧………才怪。

  Apple Hardware Test(AHT)是2013年 6月以前的機器用的,我的機器是mid 2013,所以要用使用 Apple Diagnostics,然後蘋果的網頁很詳細的告訴我怎麼操作這個功能,但是…他告訴我的是可以正常開機之後再去執行檢測工具阿。

  這時忽然想到,谷哥大神第一次給我的答案裡,似乎有些蛛絲馬跡,「Option-D透過 Internet,啟動至 Apple Hardware Test 或 Apple Diagnostics」,再次啟動後把電腦丟著,大約5分鐘後回來看,果然可以檢測了。

  錯誤代碼-VDH002。

  錯誤代碼說明:儲存裝置可能有問題。
  錯誤代碼備註:請聯絡 Apple,或將電腦帶到 Apple 授權維修中心或 Apple Store 零售店,以判斷適用哪些服務和支援選項。

  真是簡潔有力的說明,有著肥羊快來砍幾刀的fu,不過確定維修店老闆不是亂講的,但是合理的懷疑,硬碟有問題,有可能是插槽,也有可能是硬碟本身有問題,還是需要進一步釐清。
  
  那麼最土炮又有效的測試方法,就是交叉驗證…代表著拆機的時刻到了。

2016年12月8日 星期四

MBA維修記-2

我的機器,MacBook air 2013 mid Ram:8G SSD:128G
在網路上找了找之後,推薦的Mac處理商家,說法大家都一樣,反正過保就是等著被宰,不過就網路上找到的訊息是,非認證維修中心會砍得比較小力點。
谷哥大神告訴我台中的處理廠商比較有良心,於是乎我就趁著中午去送修了。
廠商動作很快,下班前打電話給我,老闆說:「先生,你的機器硬碟壞掉,要不要換256G的硬碟…」
古人說的好,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,我一聽之下真的笑了出來,真的有夠倒楣,前幾天才被一個intel 530 ssd 搞個半死,現在又來一個。
我說:「那換這個要多少錢?」
老闆說:「原廠SSD 256G,一萬五千。」
我知道這個硬碟規格很冷門於是問「這個要不要從國外進貨?」
老闆說:「不需要國外叫貨,大概要七天。」
我聽完之後又問她說:「那128G的要多少?」
老闆說:「12000」
這價格真的是…靠北邊走哩,那當然換256G的阿,我只好告訴他我想一下等等回電。
谷哥大神又告訴我,有個幾乎和我相同問題的人,在認證維修中心的報價是19800,我心想好吧,除非不修了,不然就只能這樣搞了,剛好隔一周有個驗收會議必須用到,於是我就回電,請他修理隔周再去取機器。
(這是特規PCIE的ssd,一般普通的7mm sata SSD 256G 大約3000-3500就有了)
完全沒有回應…
完全沒有回應…
完全沒有回應…
那就…自己回應啊…
過了一周,維修店家完全沒有回應,自己打了電話過去,詢問之後才告訴我。這個SSD缺貨,我請他趕一下,說我周五必須用到,對方知道我的困難,也說幫我星期四前處理好。就在我放下心來做其他事後,忽然一陣鈴聲響起。
鈴聲響起來,我心更明白,這次真的出包了。
果然,老闆就跟我說,「您的機器是2013 Mid的機器,目前台灣沒有人做這種規格,要從國外訂貨。」
我問,「那麼如果國外叫貨還要多久呢?」
老闆說:「這個要過海關,我也不能保證時間,至少要兩個禮拜,有時候會卡在海關。」
我心裡的OS是,不是報修的時候就問要不要從國外訂貨了,怎麼會到現在才知道這個規格台灣叫不到貨,連規格都搞不清楚是要修理三小朋友。
而且報關會卡海關是那招,沒買過Amazon也買過淘寶啊,走空運頂多4-5天,硬碟這種東西是零關稅的,走DHL之類的大公司,最多是被收5%營業稅。
機器還在對方手裡,我只好客氣地說:「好吧,謝謝妳,這樣我來不及,不修了,我找別台電腦用。」
於是乎,送修後過了一周,機器又回到我的手上。